您有待付款订单,请尽快完成支付

    历史搜索

首页 风险合规 信贷业务流程中内控合规风险分析
播放

信贷业务流程中内控合规风险分析

价格: ¥130
AI总结 要点回顾 用户评价
关键词
  • 信贷业务
  • 内控合规风险
  • 贷前营销
  • 贷前尽职调查
  • 贷中发放
  • 贷后管理
  • 员工行为
  • 广告法
  • 捆绑销售
  • 虚假夸大宣传
  • 存贷挂钩
  • 征信查询
  • 用户管理
  • 合规管理
  • 公民个人信息
  • 情节严重
  • 行踪轨迹
  • 通讯信息
  • 征信信息
  • 财产信息
全文摘要
课程深入分析了信贷业务流程中的内控合规风险,覆盖贷前营销至贷后管理及员工行为等关键环节。强调现代信贷业务需更加重视内控合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法律、合规及刑事问题。详细阐述了贷前营销阶段的法律法规约束,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广告法,特别指出保护消费者的八项权利。同时列举了营销环节中常见的违规行为,如捆绑销售、虚假夸大宣传和存贷挂钩,以及征信管理中的问题,如未经授权的征信查询和违规使用征信信息。还提到金融机构员工可能触犯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强调了处理客户信息的法律责任和合规要求。最后提醒金融机构注意新兴的直播营销风险,避免虚假宣传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整体而言,本次分享旨在增强金融机构及其员工的内控合规风险意识,以防范潜在的法律和合规风险。
章节速览
  • 00:06
    银行信贷业务流程中的内控合规风险解析
    课程主要聚焦于银行信贷业务流程中的内控合规风险,分为五个方面:贷前营销阶段、贷前尽职调查、贷中发放和支用、贷后管理及员工行为风险。区别于传统的客户信用风险关注点,本课着重分析因未按章操作而给信贷人员及银行带来的法律、生育、合规及刑事风险。贷前营销阶段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约束,与贷前尽职调查阶段的法律法规约束不同,因此需要单独解析。
  • 03:12
    信贷业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常见违规案例
    课程详细阐述了信贷业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消费者拥有的八项权利: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财产安全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以及信息安全权。指出这些权利不仅适用于银行的负债业务,也完全融入了信贷流程。此外,通过近期违规案例分析,揭示了信贷人员在营销环节中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捆绑销售、虚假夸大宣传和存贷挂钩,这些行为分别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最后,强调了监管部门对这些违规行为的严格查处,提醒金融机构加强内控合规管理。
  • 07:54
    信贷业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常见违规案例
    对话详细阐述了信贷业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消费者拥有的八项权利: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财产安全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以及信息安全权。讨论指出,这些权利不仅适用于银行的负债业务,也完全融入了信贷流程中。通过具体违规案例,如捆绑销售、虚假夸大宣传以及存贷挂钩等问题,说明了信贷人员在营销环节可能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强调了监管机构对这些违规行为的严格查处。
  • 12:49
    银行征信管理及个人信息保护中的常见违规问题
    讨论集中在银行征信管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明确告知不良信息提供对象、超期处理征信异议申请以及在信息收集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特别强调了监管对于征信异议处理时间的要求(20天内回复)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后银行在客户信息收集和使用方面的合规挑战,提到了违规可能导致的民事纠纷、客户投诉以及监管处罚,甚至触犯刑法的风险。
  • 16:02
    银行行长非法泄露客户信息被判刑
    某银行行长为拓展业务,将贷款客户的个人信息非法泄露给装修公司老板,虽非买卖个人信息,但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此外,违规保存和通过互联网传送大量客户信息同样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强调了客户信息保管和传输的合规性的重要性。银行定期进行客户信息保管的检查,以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合规使用。通过互联网邮箱传递客户信息存在极大风险,可能导致信息泄露甚至触犯刑法。
  • 18:52
    金融机构员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风险与法律责任
    在银行信贷和客户信息管理过程中,员工容易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此罪名规定于刑法第253条。情节严重者,如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或非法获取出售行踪轨迹、通讯信息、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特别严重的,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金融机构员工,获取并提供50条以上敏感信息或2500条以上非敏感信息,即构成情节严重。立法对此类行为的处罚更为严格,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 22:35
    金融机构员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规行为
    金融机构员工不仅被禁止出售或提供客户个人信息,还被警告不得在网上论坛买卖非银行客户的个人信息,这种行为同样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此外,员工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在平台上注册以获取新人福利的行为,如羊毛党薅羊毛,也被视为违法行为。这些违规行为即便不涉及银行内部客户信息,也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范畴。
  • 24:47
    银行直播带货贷款的风险与监管
    近年来,银行通过抖音等平台开设账号进行直播卖贷款的行为逐年上升,引起广泛关注。数据显示,2022年底,金融行业的企业账号同比增长了35%以上,粉丝量也逐年增加。然而,这种营销方式也存在若干风险点,包括虚假或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偷换概念和简单的比价,以及信息披露和风险告知不足。为避免这些问题,建议有意进行直播带货的金融机构参考《关于防范金融直播营销有关风险的提示》、《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确保宣传真实、准确,避免误导消费者购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金融产品。
思维导图

该课程在您的购物车中

该课程在您的待付款订单中

您已购买该课程

开通金库网VIP会员,享更多学习优惠

持证人开通会员,学习最多可获25学时

登录或注册以获得最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