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9955-880
金库网APP
微信服务号
首页 私人银行 养老中的法律事务
播放

养老中的法律事务

价格: ¥151
学时数: 完成学习,可获得继续教育 2.5 学时 此课程不能申报CTP学时
AI总结 要点回顾 用户评价
关键词
  • 养老
  • 法律事务
  • 老龄化
  • 寿命预期
  • 失能
  • 失智
  • 监护人
  • 民事行为能力
  • 财富传承
  • 继承
  • 赡养
  • 防诈骗
  • 司法鉴定
  • 民事诉讼法
  • 霍金
  • 遗嘱
  • 照料
  • 老人
  • 行动障碍
  • 重大民事行为
全文摘要
课程深入探讨了中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监护权的法律细节及其应用。讨论涵盖了不同顺位监护人的法律地位、监护人选定争议的解决途径、民法典关于临时监护人和遗嘱指定监护人的规定,以及法院在指定监护人时考虑的因素。案例分析强调了监护权变更的法律程序和监护人被撤销后的赡养义务与继承权问题。从理财师角度,提出了关注老年客户行为能力、健康状态以及必要时建议精神鉴定的建议。此外,主讲人详细讲解了监护人的职责和类型,以及选择监护人时应考虑的因素,并呼吁社会关注老年人在财产管理、养老安全和防诈骗方面的法律事务,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和尊严。
章节速览
  • 00:06
    养老中的法律事务探讨
    本次分享主要围绕养老中的法律事务展开,强调了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养老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通过数据和研究,讨论了长寿对个人及社会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失能和失智状态下的养老需求。进一步分析了法律在调整人际关系,尤其是养老过程中相互照料关系中的作用,提出了运用法律规则合理安排养老,确保有尊严的生活是当前的重要议题。
  • 06:25
    2021年中国涉老案件数量与类型分析
    2021年,中国各级法院审理的涉老案件总计54万起,其中90%以上为民事行为案件,主要集中在民间借贷、交通事故和买卖合同等领域。家庭事务中的继承纠纷约12万件,占比较大。此外,赡养纠纷案件也达到了2万多起。这些数据基于已审结的案件,而收案数量可能更高。2022年的案件数量因疫情管控等原因有所减少,但民事案件仍占90%以上。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上海的大成案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涉老纠纷的具体表现。这些案例均来源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的真实案例,但进行了化名和改编处理以简化案情。
  • 09:26
    大成的监护权争议与养老问题
    一位八十多岁、没有亲生子女的老人大成,由于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需要有人照料。他的养女丽丽提出要成为他的监护人,意图管理他的财产,包括退休金、房屋拆迁款等。目前,大成的财务由他的哥哥和侄女小雅管理,日常生活费用则由他妹妹的儿子阿强支出。丽丽的请求引发了家庭内部的争议,尤其是考虑到她平时并未尽到照顾大成的责任。在讨论监护权问题时,应以老人的核心利益为中心,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照料、情感慰藉以及财务管理和其他事务的处理。法律是否支持丽丽成为监护人,取决于她是否能真正满足大成的这些需求。
  • 13:00
    养老法律事务:晚年监护、财富传承与财产安全
    本次讨论聚焦于养老中的法律事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确认晚年的监护人,包括对晚年监护人制度的介绍以及监护人的不同类型如议定、法定、指定和临时监护人;二是通过财富传承手段,如继承、赠予、保单和信托等,激励赡养人或他人提供更好的养老照料;三是探讨老人财产管理和养老安全问题,包括财产权属的复杂性,尤其是共有状态下的管理,以及防诈骗的相关内容。
  • 14:44
    监护人制度及行为能力的判定
    监护人制度不仅适用于未成年人,对于丧失或限制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同样适用。成年人监护人制度主要针对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判定一个人是否具备行为能力需要经过法定程序,通常需要通过司法鉴定和法院判决确认。即使是行动不便或有智能障碍的老年人,只要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完全的辨识能力,就不需要监护人。在进行重大民事行为,如签订合同或立遗嘱时,应由专业人士对当事人的精神状态进行诊断和鉴定,以确保行为的有效性。
  • 20:52
    监护人的职责与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监护人的主要职责包括保证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负责照顾其生活、医疗及相关费用,必要时需从自身财产中支付。监护人还需尊重被监护人的医疗预嘱,如在深圳试点的制度中,老年人可提前决定在特定情况下是否继续接受治疗。此外,监护人需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开导,理解并尽量顺从老年人的想法和习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 23:51
    监护人职责及管理被监护人财产的原则
    监护人不得随意使用被监护人的财产,例如用拆迁款购买个人奢侈品或高风险投资,除非能确保财产的保值增值且风险最小。监护人还需代理被监护人解决纠纷,承担赔偿责任,并在他人损害被监护人时寻求赔偿。监护人应从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角度出发,尊重其意愿和独立行为能力。与照料儿童相比,监护老人更具挑战,因为老人可能有更复杂的情绪和需求。
  • 28:32
    老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探讨与案例分析
    讨论了从保护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如何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们的意愿,特别是在意定监护人的选择上。提到了法定监护、指定监护、临时监护和意定监护四种监护人产生方式,强调在民事领域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优先。通过分析大成的案例,解释了意定监护的概念,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为自己指定监护人,以便在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承担监护职责。此外,讨论还涉及了老年人在选择监护人时的常见决策模式,包括由子女、配偶或其他个人或组织担任监护人的情况。最后,提出了在挑选监护人时可能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如子女在国外生活是否适合作为监护人。
  • 32:46
    电影《妈妈》引出的意定监护与法定监护探讨
    电影《妈妈》讲述了女儿患阿尔茨海默症后,面临监护人选择的问题。在选择监护人时,应考虑情感信任、忠诚度、履职能力、健康状况及意愿等因素。意定监护需长期观察和培养信任关系,并可设定监督机制。若意定监护失效,将依据法律规定,按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和愿意担任的个人或组织的顺序,确定法定监护人。如果选择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需征得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
  • 39:18
    大成案中丽丽与小雅阿强的监护人顺位问题
    在大成的案件中,由于其配偶已不在,养女丽丽作为其收养的女儿,收养关系在1992年前成立,因此其收养关系得到法律认可,丽丽在监护人顺位中排在第二位。而小雅和阿强,作为大成的外甥和侄女,并不属于近亲属范围,他们属于第四类愿意担任监护人的其他人,顺位在丽丽之后。当存在不同顺位监护人的争议时,可以通过指定监护人制度解决,由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或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指定监护人。
  • 42:45
    民法典中的监护人制度与遗嘱指定监护
    民法典规定了临时监护人制度,即在未指定监护人时,由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担任被监护人的临时监护人,以避免被监护人处于无监护状态。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遗嘱指定监护人制度,允许监护人通过遗嘱形式为被监护人选定新的监护人。在特定案件中,法院认定某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指定其女儿为其监护人,从而确立了女儿的监护人身份。
  • 45:07
    监护权变更及程序探讨
    讨论了在监护人不适合履行职责或严重损害被监护人权益时,如何通过法律程序变更监护人。案例分析了因原监护人不适任导致的监护权变更问题,并提及了其他愿意承担责任的人或组织可以申请变更监护人的情况。此外,强调了通过法院程序进行监护权变更的重要性以及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的谨慎态度。
  • 50:04
    变更监护人后养女的赡养及继承权问题
    讨论了在监护人变更后,养女是否仍需支付赡养费以及是否仍享有继承权。法律规定,即使监护权被撤销,有赡养义务的人仍需支付赡养费。同时,即使收养关系被解除,养女在法律上仍保留继承权,除非通过法律途径明确解除。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展示了老人因养子长期不善待,最终决定解除收养关系,以避免未来可能的财产和监护权争议。案例强调了在解除收养关系时,需要通过新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进行诉讼。
  • 54:46
    理财师在面对老年客户时的行为能力评估
    当理财师遇到老年客户时,应特别关注其行为能力,包括是否完全行为能力、现实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在没有证据表明老年人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应假定其有行为能力。若有怀疑,建议其亲属带老人进行精神鉴定或其他医疗手段。确认为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需依据法院判决和司法鉴定。在客户主张监护人身份时,需审查相关身份证明文件。交流时应礼貌建议老年人填写两个联系人,以便在其认知能力下降时,有人合法打理其财产,确保财产安全。
思维导图

该课程在您的购物车中

该课程在您的待付款订单中

您已购买该课程

开通金库网VIP会员,享更多学习优惠

持证人开通会员,学习最多可获25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