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待付款订单,请尽快完成支付

    历史搜索

首页 私人银行 企业并购交易结构设计案例解析
播放

企业并购交易结构设计案例解析

价格: ¥59
AI总结 要点回顾 用户评价
关键词
  • 股权并购
  • 资产并购
  • 协议收购
  • 债转股
  • 并购风险
  • 增资扩股
  • 注册资本
  • 表决程序
  • 不良资产
  • 固定资产
  • 无形资产
  • 土地使用权
  • 应收应付款
  • 交易结构调整
  • 并购
  • 交易结构设计
  • 高息贷款
  • 资金往来
  • 债务
  • 央企
全文摘要
课程分析了一个涉及高息贷款、资产抵押、股权质押及异常资金往来的复杂商业案例,探讨了“明股实债”现象及并购选择背后的考量,如资产并购与股权并购的区别。通过万达集团的“断臂求生”策略和京城股份并购遭证监会否决后成功逆转的案例,展示了并购过程中的策略调整、监管政策理解和应对的重要性。对比了六种主要并购方式的特点,强调了股权并购与资产并购在并购意图、标的、主体、性质、税负及风险上的差异,以及在并购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如不良资产处理和固定资产转固时间点的确定。通过具体案例,揭示了交易结构设计在并购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章节速览
  • 00:05
    并购交易结构设计的六种主要形式解析
    课程详细介绍了并购交易结构设计中的六种主要形式:股权并购、资产并购、承债式并购、购买部分股份加期权、利润分享结构以及债转股。其中,股权并购可通过邀约或协议收购,资产并购针对企业资产,承债式并购则以债务为条件接受资产或股份。购买部分股份加期权模式结合股份购买与期权合约,期权是一种基于特定条件和价格的选择权。利润分享结构设定基础价格,并根据后续业绩分期付款。债转股则是债权人将债权转换为股权,以达成控制权的转移。
  • 02:29
    股权并购与资产并购的区别与对比
    课程详细对比了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的区别,主要从并购意图、并购标的、交易主体、交易性质、税负情况以及并购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股权并购涉及股东层面的变更,目标是获取公司股份,而资产并购则关注实际运营层面,旨在购买具体资产。此外,两者在税负和风险承担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股权并购需承担目标公司全部债权债务及法律风险,而资产并购仅限于所购资产的风险。
  • 06:36
    股份转让与增资扩股的区别及影响
    股份转让和增资扩股是购买股份的两种形式,其中,股份转让时原股东收到对价,即股份购买者向原股东支付款项;而增资扩股则是新股东将款项直接打入公司,从而改变原有股东的股份比例。在股份转让中,注册资本不变,仅股东发生变化;增资扩股则会增加注册资本,导致股东结构变化。投资人通过股份转让继承原股东的全部权利和义务,增资扩股时则根据协议约定分担权利义务。此外,表决程序也有所不同,股份转让需过半数股东同意,增资扩股则需三分之二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 09:02
    资产购买形式及实质经营性资产解释
    讨论了购买资产的两种形式:直接买资产和间接买资产,以及什么是实质经营性资产。直接买资产指的是A公司直接购买B公司的生产线,而间接买资产则是通过A公司的子公司来购买。实质经营性资产指的是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重要性及占比高的资产,如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采矿权、重大机器设备、生产设施、专利等。
  • 11:50
    资产并购中的风控与实操案例分析
    这段课程围绕资产并购中的风险控制点展开,特别强调了不良资产和固定资产在收购过程中的重要性。讨论了在收购资产时需注意的潜在问题,包括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瑕疵,以及固定资产的转固时间和利息计入问题。此外,还提到了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和应收应付款的计算细节,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这些风控点在实操中的应用,强调了转固时间对资产价值评估的重大影响。
  • 15:46
    央企子公司对亏损民营企业的并购策略
    一家重资产且持续亏损的民营企业被一家大型央企子公司视为并购目标,以实现国家层面要求的区域整合战略。经过布局分析,发现并购对于整合省内重要项目、产生协同效应至关重要。初步方案倾向于股权并购方式,考虑到亏损民营企业净资产较低,评估价值与净资产接近,预计仅需两到三亿元资金。并购支付方式将采取现金直接购买,排除股份置换,且因央企子公司资金充足,计划自筹资金完成并购,无需银行贷款。
  • 18:08
    高息贷款及复杂资金往来的风险分析
    在对某公司的交易结构设计进行尽职调查时,发现了几个重大问题:一是高额的贷款,利率高达15%,贷款额为20亿元,一年的利息就达3亿元;二是贷款来源于公司的一个民营企业股东,且以公司重要资产作为抵押;三是其他三个股东将股份质押作为担保;四是资金往来存在疑问,包括大额资金的流向及用途不明,甚至存在子公司无力偿还母公司借款的情况。这表明公司内部的资金运作可能存在严重问题,需谨慎评估其并购风险。
  • 22:06
    资产并购的复杂性及关键考量
    讨论了在资产并购中,尤其是涉及大额资金和国央企时,面临的复杂问题和关键考量。强调了资产价值评估、资金来源、债务处理、审批流程、人员安置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等多方面因素。指出资产并购相比股权并购更加复杂,需要全局的整体方案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 24:55
    万达集团的资产和股权转型案例分析
    万达集团通过售卖股权和资产来实现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的转型,具体包括将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以295.75亿元转让给融创,并承担项目贷款,以及将76个万达酒店以336亿元卖给融创。最终,这些酒店被复利地产以199亿元收购了77家,显示出资产价格的大幅优惠。这一案例展示了万达如何通过资产和股权的出售来缓解债务压力,并实现业务转型,同时也揭示了融创在土地储备、税负以及未来发展潜力方面的考量。
  • 29:02
    文旅项目股权与资产并购案例分析
    文旅项目要求品牌、规划内容、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四不变,融创成为文旅项目股东,万达则转为轻资产运营,代为管理。富力地产以六折价格收购万达的亏损酒店,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豪华酒店业主之一。万达保留了部分盈利酒店,剥离亏损资产。此外,还讨论了一家上市公司股权并购的案例,初次申请被证监会否决后,通过调整策略最终获批。
  • 31:16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批流程及失败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在2020年8月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但因未充分披露标的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和业绩预测的合理性,于2021年6月被证监会否决。尽管如此,公司继续推进并购计划,最终在2022年3月经九到十个月的审批流程后,获得证监会的核准通过。此案例展示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审批流程的复杂性和时间长度,以及监管机构对标的资产盈利能力及业绩预测合理性的重视。
  • 34:30
    金城股份拟收购北洋天青及证监会否决原因探讨
    金城股份,一家主营压力容器业务的北京国企,计划收购北洋天青。北洋天青曾是新三板挂牌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红,后于2020年停止挂牌。讨论集中在证监会否决此次收购的原因以及两家公司的背景和业务。
  • 36:07
    金城股份收购北洋天青:寻求业务协同与第二增长曲线
    金城股份计划通过收购北洋天青,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线的建设升级改造,从而优化产业布局。北洋天青是一家专注于软件开发和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的企业,此次收购旨在通过软硬件结合,促进业务协同发展,增强金城股份的持续经营能力。由于金城股份在压力容器业务上已出现亏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成为其当前的重要任务。
  • 36:54
    京城股份与北洋天青的并购交易及业绩考量
    京城股份计划通过收购北洋天青80%的股份,使其成为控股子公司。为避免退市风险,京城股份在2020年通过出售工业用地给控股股东的子公司实现了盈利。然而,这种盈利模式不可持续,因此京城股份寻求通过并购北洋天青来寻找新的增长点。但北洋天青的业绩并不乐观,其收入和利润规模较小,对京城股份的利润贡献有限。交易结构涉及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股权。
  • 39:37
    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结构与监管审核案例分析
    本次课程详细解释了一起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其中涉及股份占比60%和现金支付40%的交易结构,最终以2.4亿元收购了目标公司80%的股份,净资产增值率达到400%。讨论还涉及了如何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筹集配套资金,并分析了交易后股东结构的变化。此外,课程还探讨了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包括目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业绩预测合理性及其对大客户的高度依赖性。最后,提到了公司为获得证监会批复而采取的策略,包括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拓展新客户和行业、以及提升技术和研发能力,以证明其持续盈利能力。
  • 45:41
    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析及监管政策解读
    该课程深入分析了一家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监管机构对其高估值和盈利能力质疑的回应。通过增加业绩补偿条款、延长业绩承诺期和锁定股份期限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并购的合理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了扭亏为盈的目标。此外,强调了理解并紧跟监管政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全面注册制下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审核变化。
  • 52:41
    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结构设计与监管政策影响
    讨论了监管政策变化对上市公司审批效率、时间和成功率的直接影响,强调了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组合策略在并购中的应用。此外,提出在并购中需做到有理有据有态度,即并购的必要性、数据支撑和多做承诺锁定,以组合拳的形式设计好交易结构,确保并购业务达成后对上市公司业绩有明显增长。
  • 54:22
    金字塔思维在并购交易中的应用
    课程强调了金字塔思维在解决问题、思考表达以及并购交易中的重要性。金字塔原理通过结论先行、以上统下、MECE(无遗漏无重复)原则以及层层分解的方法,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解决问题逻辑。在并购交易中,这种思维模式帮助确定目标、分解任务并解决具体问题,如交易结构设计、支付方式选择和融资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如万达与融创的文旅项目合作和爱尔眼科的并购策略,展示了如何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有效决策和执行,以及如何评估并购交易中的利弊,以实现并购目标并避免潜在风险。
思维导图

该课程在您的购物车中

该课程在您的待付款订单中

您已购买该课程

开通金库网VIP会员,享更多学习优惠

持证人开通会员,学习最多可获25学时

登录或注册以获得最佳体验